首页 > 详情信息
苏州立项课题“‘学有优教’背景下家校合作新模式的实践研究”中期成果报告
中华园小学课题组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课题组老师:
大家好!
2016年12月申报课题工作至今,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学校领导导重视和支持下; 在市教研室专家的学术指导下;在课题组长的有效组织下;在课题成员同心协力的共同合作下,课题各项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推进,较圆满的完成了中期阶段预期效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分以下几方面方面向各位专家、领导进行汇报。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 学校教育不可以再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内,必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在昆山开发区这个特殊的地区教育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更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密切配合,再也不能把教育理解为单一的学校教育,脱离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脱离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目前昆山教育均衡、优质、公平,努力构建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教育体系,已经达到了“学有优教”。我们在“学有所教”目标的前提下提出的更高目标,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达到城乡一体化教学,最终目的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决定因素很多, 行为习惯却是必备的因素。人民教育家叶圣陶指出: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中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 “礼”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礼仪主要教育人们尊重、敬意、友好。具体表现为仪表仪态、言语交谈、行为表现等三个方面, 这与我们倡导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相对应,也是我们课题所要研究探索的方向。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对学生实施规范性、系统性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现在的孩子大多娇生惯养,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主动性差,被动性强;做事缺乏意志和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差,随意性强。当如今的教育模式仍是“智育第一”,“升学第一”; 高智商低动手的教育模式也是目前的主流。因此,家校合作,通过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抓学习,抓习惯,抓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在学习上有所提高,更能在生活能力上得到提高。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学有优教”背景下家校合作新模式的实践研究。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生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长的参与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内知识之外学到更多生活知识,也可以让家长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家校合力的教育使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得到提高;增强动手能力,热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养成勤劳俭朴的品德;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心理品质。生活中要求学生理解父母,懂得感恩。集体活动时能遵守相关的规则和要求。能与人合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最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人基本习惯、做事基本习惯和学习基本习惯,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美国学者大卫·威廉姆斯 David Williams研究发现,家长渴望在学校扮演不同的角色 ,从指导孩子、课堂辅助到参加校委会制定学校规章等。学者兰根布伦纳M. R. Langen brunner 和索恩伯格 K. R. Thornburg则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角色分为三类。
(1)支持者和学习者。具体方式有家长会议、家长小报、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等。
(2)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家长以这种角色身份自愿为学校提供无偿服务。家长可作为班主任的辅助人员,可就自身经历给学生做非正式报告,可利用自己的特殊才能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3)学校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决策的全过程,决策形成、决策执行和决策监督。
本课题试图从未成年人文明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方面进行探
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突破:
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了解他们的课外阅读量,收集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
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会生存和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爱心,使他们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增强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收集知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将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坚持理论与
实践、个案与整体相结合等原则, 既注重理论探讨, 更重视教学实践;既注重个案分析,更重视整体研究。做到多管齐下,力争取得最佳研究效果。具体说来,拟采用以下方法:
1.调查法:通过座谈或问卷的方式,调查了解课题研究之初我校
议论文教学状况,包括教师对于议论文的指导、训练、评价方式,学
生的议论文写作现状以及对于议论文教学的期望与意愿等, 还包括对研究过程之中、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 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2.文献研究法:这是作为理论学习、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在研
究过程中, 尽可能的全面搜集有关议论文教学的教育理论书籍, 订阅各种教育科研书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期开阔研究视野,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3.案例分析法:在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
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对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有效教学案例和典型课例。
4.经验总结法: 研究时,我们将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
每月安排一定的时间, 请课题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研究所得; 课题组成员平时的收获,撰写报告,根据需要随时交流。
5.行动研究法:注重对课题的反思与研究,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
五、主要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为课题准备阶段。
确立课题
组织课题研究成员。
查阅文献,搜集素材,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明确研究方向。
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
邀请有关专家、领导提供修改意见,达成共识。
第二阶段:2017年9月到2019年6月,为实验探索阶段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校存在问题,家长对家校合作的参与热情度。
加强过程管理,邀请专家定期莅临指导,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个案讨论,定期组织家长参加座谈会、教师观摩活动,定期进行反馈和评比,并对此方案进行不断的调整。
其中2018年12月,进行中期成果鉴定。
第三阶段:(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为总结推广阶段。
对活动进行分类整理、总结,撰写成研究报告。
对课题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
请专家组对课题成果作评价和验收。
对研究成果作推广。
研究人员
池惠林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 | 一级教师 | 语文教学 | 子课题管理 |
高晓倩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 | 一级教师 | 语文教学 | 子课题管理 |
周萍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 | 一级教师 | 语文教学 | 子课题管理 |
李静洁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 | 一级教师 | 数学教学 | 子课题负责人 |
江红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 | 中小学高级教师 | 音乐教学 | 子课题负责人 |
张丽燕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 | 一级教师 | 英语教学 | 子课题负责人 |
沈云飞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 | 二级教师 | 信息技术教学 | 子课题负责人 |
陈文娟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 | 一级教师 | 美术教学 | 子课题负责人 |
朱文燕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 | 二级教师 | 数学教学 | 子课题负责人 |
陆雯逸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华园小学 | 二级教师 | 语文教学 | 子课题负责人 |
研究现阶段成果
课题开展至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题活动:
小小银行家
亲子种植
小小消防员
亲子读书会
亲子魔方
亲子游
中秋节活动
端午节活动
织围巾活动
……
家长在活动中走进班级,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各项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在亲子读行会中,家长与孩子共读,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了额预期的成果;在亲子种植、端午节、中秋节等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小小消防员,亲子游,亲子魔方等活动中不仅增强了团队合作,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截止到现在,课题正常开展了多次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不足之处:
家校合作活动中,家长参与的数量不是特别多,学校的老师在参与本次可以的实践活动也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