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信息

首页 > 详情信息

防震减灾,安全常在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5日]

安全无小事,警钟需长鸣。为了进一步普及防地震小知识,强化三至六年级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校区紧急疏散的程序和路线,提高教职工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2021年1125早上八点中华园小学组织三至六年级师生进行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

演练前,学校成立了地震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教职工进行防地震安全演练活动部署,明确人员职责和分工,确保本次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2.jpg

演练前,班主任老师利用午时间进行演练前的安全教育,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讲解防震、避险常识及疏散演练时的注意事项,告知学生演练要求并知晓逃生路线,教育学生下楼梯禁止推搡,以确保演练活动安全、顺利展开。

 

3.JPG

1.警报响起,演练开始

各班在正常教学中,警报突然响起,老师迅速组织学生躲在桌子底下以及三角区域等安全的位置紧急避险,孩子们双手护头,躲在桌底,等待警报解除。

 

2.解除警报,有序逃生

第二次安全疏散警报呜呜响起,各班老师立即组织学生沿着指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室,安全疏散到操场集合点。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师生都投入其中。

 

3.安全逃生,清点人数

各班老师组织学生按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老师们首先安抚孩子们的情绪,然后各班班主任清点并向校务小组报告班级人数,安全逃生人数,确保所有孩子的安全。

演练结束后,李静洁副校长就此次活动做总结:中华园小学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把安全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肯定了整个演练活动紧张有序,有条不紊,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要求全体师生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避险的能力,共筑生命防线。

12.JPG

以防为主,安全第一。此次实战演练,有效巩固了三至六年级师生的防震减灾知识,增强了自救互救能力,提升了学校安全管理水平,为创建“平安校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中华园小学将继续开展系列安全教育及演练活动,优化学校安全环境、筑牢学生生命安全线。

 

地震应急小常识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应急措施

1、逃离!

迅速远离房屋、建筑物、山体、湖泊,转移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2、躲藏!

来不及转移时,要就地躲藏。俗语曾说,小地震不用逃,大地震逃不掉。所以地震发生时,如果无处可跑,那就迅速寻找安全的角落,就近躲藏。

3、保存体力!

地震结束时,不要着急呼喊,要适当保存体力,毕竟救援人员不会立刻就到,急于呼救只会浪费精力。

地震中的逃生法则

1.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3.在商场、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千万不能使用电梯。

4.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5.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6.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躲避注意事项

1.不要选择阳台、门窗、玻璃柜台处躲避,这些地方结构不坚固,容易倒塌;

  2.不要选择有煤气的厨房躲避,地震时可能会造成煤气泄漏,危险系数不降反升。